2023年6月8日,由势银(TrendBank)联合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“2023势银电子玻璃产业大会(EGC)”在安徽蚌埠龙子湖迎宾馆隆重举行,此次会议主题为“寻求制胜市场的应用逻辑”。在本次大会上,联想研究院 主任研究员兼总监 尚可发表了题为《联想的柔性折叠设备创新之路》的演讲。
尚可表示:今天UTG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,未来技术和产品的挑战仍然是巨大的。从终端厂商角度来说,我们希望UTG在未来能够更快、更好地发展,技术上进一步突破,不仅仅让表面的平整度得到提升,表面的特性也能在UTG的帮助下得到更好的提升。谢谢主办方的邀请,我们借着这个机会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在折叠Foldable/Rollable方面的工作。
我们在国内是最早开始做折叠相关的创新工作,最早开始于2016年,当时发布了两款概念样机,左边的图,上面是可穿戴式手表,但是它可以掰直,像一个小手机;下面是外弯的平板设备,合起来之后,变回一个小手机。大家可能会觉得,那个手机怎么会有那么宽的边沿?所以2016年我们就开始进行了相关的工作研究。
到2019年,我们和摩托一起合作,发布业界第一款水滴形折叠手机,一起做了第一代和第二代,去年摩托第三代Razr发布,今年最新版本的Razr版本也发布了。PC是我们主业,在做手机的同时,很多一部分精力放在了PC上,2019年发布了第一款折叠PC,它当时弯折的是U型,合起来之后,整机比较厚。去年我们在全球发布了X1 Fold二代,二代屏幕尺寸更大了,合起来之后像一个小的笔记本,引入水滴形技术,合起来的厚度只有一代的60%左右,整机厚度不超过18毫米。除了折叠,我们也在进行新的可能性探索。其实就是Rollable去年有两个概念的发布,一个是Rollable Phone,以及Rollable Laptop。上周我们发布了最新的Moto razr 40手机,价格很低。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手机,让更多的终端用户能够体验到折叠手机带来的好处。 2019年,我们发布第一代Razr,那一年有四款手机发布,按照折叠方向、形状做了区分。四款手机,三个方向,到底哪一个手机会成为未来的趋势呢?看一下去年夏天的内部统计数据,当时在市面上可出售的折叠手机有七款,其中有一款仍然是外弯的,还有两款是内弯,但是是U型的,剩下的手机基本上是内弯水滴形。由此可见,内弯水滴形成为事实上的业界主流。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Rollable,目前市面上可售的Rollable非常少,从技术角度上有两种可能性,一种是左边的,叫Slidable,和Foldable很像,对模组设计、关键部件设计、UTG会带来新的挑战。右边的是Scrollable,像泡泡糖,从技术上来讲右边的更像Rollable,实现难度很高,这是一个全新的系统;一圈一圈卷,屏幕最中间的部分静态水滴率会非常高,拉的时间长了,会突然间坏掉,我们的尝试是从左边Slidable开始的。但做技术,不能只是从终端驱动来看,而是要从用户驱动来看。
做Rollable的时候,要考虑今天的用户怎么使用笔记本。今天很多用户用笔记本支架,核心目的是可以把头抬起来,对颈椎比较好。用了支架之后,屏幕是抬起来了,脊椎是好了,但是手又不好了,要架起来敲键盘,所以中间的状态又出现了,有一个支架,还会有独立的键盘,这样脖子舒服了、手也舒服了,这也带来另外一个问题,移动性变差了。最后一张图,很多用户仍然需要更大的屏幕,这跟我们做折叠设备的初衷一致。现在信息爆炸,各种界面、UI,需要更丰富的交互,用户需要更大的屏幕。现有的笔记本在不牺牲可便携性的情况下,用户通常会选择第二、第三个,我们很多同事桌上有两三个显示器,横着一个,竖着一个,还有一个放在旁边怎么工作效率。什么样的设备能够满足用户需求,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。
从Rollable角度来说,产品形态有两种可能性,一种是平板笔记本形态,平板笔记本跟手机蛮像的,屏幕弯折方向向外;另外一种是传统笔记本,下面有键盘,哪一种形态更适合Rollable,也是我们当时考虑的问题。如果是平板方式,滑卷方向以横向为主,传统的笔记本屏幕滑卷以垂直方向为主。做之前,我们做了用户调研,最后选择了其中的一种。基于以上的分析,去年我们发布了一款Rollable Laptop卷轴屏笔记本样机,合起来盖和传统笔记本一模一样,打开盖之后屏幕比是12.7 4:3,最有趣的地方是屏幕可以拉伸。把东西做出来了,主观的冲击力还是蛮大的,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用户能够通过这样的产品,在方便携带、对更大屏幕的追求上能找到比较好的平衡点。 我们把屏幕藏在键盘下头,如果大家对Rollable设备有过一些了解,大家知道这样的Rolling方式跟竞争对手不一样,我们设备在弯折时候得益于笔记本传统形态,弯折角度比较小,对整机设备是非常有利的一点。按照弯折方向来说,屏幕是内弯的,这是我们跟已有的Rollable设备比较大的差一点。这是应用场景简介,我们的屏幕是8:9,可以把它当做屏幕来用,我们找了一些用户去做实验,发现用户喜欢把它作为完整的大屏使用,8:9偏竖屏。现在竖屏内容也在增多,和我们的竖屏笔记本结合起来,效果相当明显,很多用户也表达了对这样一个产品概念的喜爱。从中间分,8:9,正好分成两个16:9,最有趣的方式是按照7:3的方式比,上面是比较方的屏,底下有一个很长条的屏,这是十分有趣的场景。去年夏天首次在网络上把这个概念公布出来,一经发布,业界反馈挺强烈的,很多媒体都直接找我们,希望能看到真机。去年夏天,在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,我们在北京举办了线下交流会,请知名科技媒体来体验一下,整体给了我们非常正向的反馈。今年3月份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第一次把机器拿到展台上公开展示,展示了一个星期,几乎一直是观众爆满的情况,所有人都对这个全新的形态表示了浓厚的兴趣。很多媒体在会场上讲,他们看到Rollable笔记本比看到折叠笔记本更加的震撼,它保留了传统的笔记本形态,但是打开屏幕之后它的屏幕可以变得更大,好像变魔术一样,大家觉得非常炫酷,用户觉得这可能是大家所期望的。所以我们也期望这样一个原形,未来能够变成产品,能够带给用户更多的好处。关于折叠手机,业界第一个水滴形折叠手机是我们做的,业界第一个折叠CP也是联想发布的,我们一直在尽全力带动产业向前发展,为了更好地向前发展,我们2019年发了《柔性电产品技术白皮书》。相关工作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,2021年,水滴形折叠屏技术获得了CCF中国计算机协会科技发明二等奖。最后,从技术角度上说一下UTG对于我们的实际应用,本身弯折性能、表面抗冲击性能,包括抗刮擦能力、铅笔硬度、落球等,最后是怎么让屏幕的平整度更好,这三个方面是我们设计一个终端产品时要综合考虑的,这里更多是跟屏幕结构设计有关系。今天的UTG,我们感觉它的作用更多是集中在平整度的恢复上,UTG比较容易破损、破裂,它上面还要加额外的保护膜,但是加完保护膜之后,UTG对抗冲击性能的提升非常有限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UTG跟传统的表面玻璃扮演的角色不太一样,我们希望UTG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,最期望UTG什么时候可以放在最表面,不再需要保护膜了,只有把UTG放在最上面,抗刮擦、铅笔硬度才能更大地提升。总体来说,今天UTG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,未来技术和产品的挑战仍然是巨大的。从终端厂商角度来说,我们希望UTG在未来能够更快、更好地发展,技术上进一步突破,不仅仅让表面的平整度得到提升,表面的特性也能在UTG的帮助下得到更好的提升。